终极解密:揭开西夏王陵的神秘面纱
西夏王陵:揭开神秘面纱的东方金字塔
备受海内外关注的西夏陵3号陵园,近日传来重大发现。这座被誉为“东方金字塔”的陵园,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制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吸引了无数目光。
位于贺兰山中段东麓的西夏王陵,距离宁夏银川市城区仅35公里。陵区东西宽4.5公里,南北长10公里,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。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共有9座帝陵和约250座陪葬墓,共同构成了西夏王朝的历史见证。
历时两年的考古发掘工作,是由著名宿白先生为首的专家组和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共同完成的。此次发掘的范围是西夏王陵3号陵的地面建筑遗迹,包括月城和陵城。这是西夏王陵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,揭露面积达到了3万多平方米。
在现场,记者目睹了众多出土的文物,其中包括大量的砖、瓦,以及饰有精美兽面纹的滴水瓦当。最引人注目的是绿琉璃“妙音鸟”,它们被用于建筑装饰,数量之大、外形之完美实属罕见,神态更是栩栩如生。
通过月城、陵城以及献殿、陵塔等遗迹的发掘,考古学家基本搞清了陵园的建筑形制。出土遗迹及文物显示,从南门、献殿、墓到陵塔都呈列在由南向北的一条线上,略向西北偏。
陵城的四个角由群塔组成,南门两个城墙角各5座塔形建筑,北门两个城墙角各7座塔形建筑。四座城门两侧各3座塔形建筑,整个塔形建筑高低错落,衬托着底部直径约34米的中心陵塔。
陵塔是一座圆形密檐塔,内部为夯土结构,外檐有装饰瓦。而陵园围墙遗迹则显示,红色墙体、顶部铺瓦,其滴水、瓦当等装饰图案精美绝伦。
从出土的建筑遗迹中,我们还可以看到陵城的东门、西门和北门都是面阔3间的门屋,没有城门洞。而西门出土的房顶装饰鸱吻则高达1米余。南门则是供人通行的主门,其台基长21米、宽12米,墁道上铺有花砖,面阔比其他城门宽。
这次考古发掘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西夏王陵的建筑形制,也为我们揭示了西夏王朝的历史文化。西夏王陵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,将继续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和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