亡羊补牢原文(亡羊补牢这则寓言的文言文)
亡羊补牢这则寓言的文言文
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.”
亡羊补牢的寓意
人不怕做错事情,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;更怕不但不及时改正,而且还不断地错上加错,时间长了,最后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。
拼音: wáng yáng bǔ láo
解释: 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,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》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译文:看到兔子再回头唤猎狗,还不算太晚;跑掉了羊再去修补羊圈,也不算太迟。
原文如下:
从前,有人养了一圈羊。一天早晨,他发现少了一只羊,仔细一查,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,夜间狼钻进来,把羊叼走了一只。邻居劝他说:“赶快把羊圈修一修,堵上窟窿吧!”
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,回答说:“羊已经丢了,还修羊圈干什么?”第二天早上,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。原来,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,叼走了一只羊。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,便赶快堵上窟窿,修好了羊圈。从此,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。
“亡羊补牢,犹未为晚”出自哪里
这句话出自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,原文如下:
庄辛对曰:“臣闻鄙语曰:‘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’。臣闻昔汤、武以百里昌,桀、纣以天下亡。今楚国虽小,绝长续短,犹以数千里,岂特百里哉?
译文:庄辛回答说:“臣知道一句俗语:‘见到兔子再放出猎犬去追不算晚,羊丢掉以后再去修补也不算迟。’臣听说过去汤、武,依靠百里土地,而使天下昌盛,而夏桀王和殷纣王,虽然拥有天下,到头来身死亡国。现在楚地虽小,然而如果截长补短,还能有数千里,岂止百里而已?
扩展资料:
亡羊补牢的寓意:
一、人不怕做错事情,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;更怕不但不及时改正,而且还不断地错上加错,时间长了,最后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。
二、“补牢”的时候,先看看羊圈里的羊是否因耽搁时间太久已经全部死亡,如果不及时补救,那么即便补救了也无济于事了。
《战国策》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。该书文辞优美,语言生动,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,描写人物绘声绘色,常用寓言阐述道理,著名的寓言就有“画蛇添足”“亡羊补牢”“狡兔三窟”“狐假虎威”“南辕北辙”等。这部书有文辞之胜,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。
亡羊补牢出自哪里
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 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迟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,想办法补救,免得再受损失。牢:牲口圈。